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拥挤是突发事件,同学们难免遇到,当我们遇到拥挤情形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谨防因为突发的拥挤致使人身伤害发生。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先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
(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
(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上一篇: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下一篇:机械伤害急救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