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三金
十点人物志原创
最近,为了陪难得来北京一趟的爸妈旅游,我去了两趟故宫。遇上一位在故宫做深度讲解的导游,姓郦,今年43岁,从事导游工作22年。
过去,这座紫禁城里也有一些太监宫女是生活在外头的,每天到点儿上工,郦导说自己跟他们差不多,一年也得“进宫”两百多次。
在郦导眼中,故宫没有明确的淡季和旺季。“什么是淡季?门票当天没卖完,这就是淡季了。当天能售罄,那都算旺季。”想了想,他又补充,“暑假是亲子团、研学团多。最近东北团开始多了,因为秋收快要接近尾声,一年的劳动有了回报,大家想着挣了点儿钱出去玩儿一趟吧,所以你看很多都是跟着老伴儿一起来的。”
“每一个来北京旅游的人都知道,故宫是不可能不逛的。”可就算是这样,作为疫情开放后的第一年,故宫今年还是过于火爆了。
暑假,他曾经碰到过游客“全军覆没”(指游客都没能抢上故宫门票)的情况。那是从业22年间,他唯一一次兴起了辞职的念头,“没一点办法,你说你进都进不去能有什么办法?”
早上7:40左右的故宫,此时人流量还比较少
郦导也没有办法,他只好把自己的微信昵称从“故宫里的石头”改成“故宫门外的石头”,如同一种微弱的抱怨——他曾经觉得,故宫这么伟大,自己哪怕当一块犄角旮旯的石头都好,后来发现当石头也不一定有票。
但郦导还是很喜欢故宫。2012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经花了5个月时间,走坏20余双布鞋,走遍了故宫的9731间房。在此之前,“故宫有多少间房”这个问题答案不一。
广为流传的是两种:1972年,专家计算出有8707间房,而在传说中,这个数字是9999间半。采访中,郦导尊敬地称呼单霁翔为单先生,9371更是他经常提起的数字,“不知道故宫有多少间房的导游也太丢脸了吧”。
郦导拍摄的故宫屋檐上的小兽
单霁翔走过9731间房,让故宫变得具体。而郦导的经历,是另外一种“具体”,它关于一个普通人如何能持续对毫无变化的工作环境保持热情,对相似的工作内容保持兴奋,找到一种方式安定自己的内心,在平凡的日常里度过春夏秋冬。
以下是郦导的讲述。
皇帝的床在哪?
现在我们在故宫的午门,也是故宫游览的开始。很多人以为,午门就是故宫的开始,这个概念一定是错的。理论上,天安门才是故宫的开始。
如果我们把故宫比喻成一栋别墅,天安门是这栋别墅的大门,而午门是皇帝家客厅的门。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注意为什么叫“天安门”?“受命于天,安邦治国”,这就是天安门名字的由来。
顺着天安门往北走,我们会经过端门和午门。常常有游客问我:“皇帝就这么爱吃粽子吗?拿端午节做俩城门?”
当然不是这样。这个“端”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们是高等级的官员,皇帝邀请你们来故宫开会,你们从各个省来的交通工具只能停到南二环,永定门外,剩下将近的五公里,还得自己走过来。
因为是见皇帝,你需要穿得特别正式,走到端门已经4公里了,帽子会歪、衣服会乱、鞋子会脏,所以当大家看到“端门”的时候,这是在告诉大家,就快要见到皇帝了,所以要整理好自己的衣装,端端正正地去见皇帝。
一般在刚进故宫时,我会像上面这样给大家讲一段儿故宫概况。这样的表述更多是给孩子们讲的,如果是给成人讲,还会说得更深一点。
郦导在给孩子们介绍故宫
我接待的成人游客还特爱问一个问题。每到乾清宫(紫禁城里的帝王寝宫),就有人问,皇帝的床在哪呢?
根据明嘉靖时的典籍记载,乾清宫内9间房,共放了27张床,只有皇帝身边伺候的下人才知道他当晚睡在哪张床上。我们现在看到的乾清宫是清嘉庆时期建造的,也沿用了这样的规制,就是为了防止皇帝被人谋杀。不过清朝皇帝大多居住在养心殿。
像这样的小知识,我自己挺喜欢的,也爱跟别人分享,一开始能干这行就跟兴趣有关。故宫的知识常学常新,还得博采众家,如果是一些还在研究中的内容,或者明显为了唬人的段子就不提了,可不敢什么都往外招呼。
比如有关故宫里阴阳道的故事,据说在晚上能听见宫女笑,墙壁上还有宫女走过的影子。我能理解大家喜欢听,但没谱的事儿,我是不讲的。
不信你去听吧,在故宫门口,什么样的“笑话”都能听见。比如说午门门洞,如果从外头看是3个,从背后看有5个,这种建筑形制叫明三暗五。就因为出现了三和五这两个数字,有些人就给游客介绍,这就是“三纲五常”。我听到真是能活活气死,但你还不能说什么。
我干导游22年,现在也还在不断学习。一个是看每个月都会出的《紫禁城月刊》。最近我看了一篇讲故宫里燃的香,第一次知道有一种香叫“四废香”。
每到新年第一次上朝,太和殿前的铜鼎里头点的既不是松柏枝,也不是香料,而是把前一年宫里头吃过的各种水果残渣晒干、碾碎后,跟黄泥和在一起做的四废香。大家应该猜得到,这是皇帝在新年告诫自己要勤俭持国,也告诉老百姓要勤俭持家。
导游手中的小旗子,通常外观都不太一样
除了看书,我们也常去听故宫的讲座。之前江西海昏侯的大墓考古发掘完成后,故宫专门把考古队队长请到故宫里头做了一次讲解,听完收获很多。
海昏侯墓葬是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得最好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其实海昏侯墓也被盗墓贼光顾过,但为什么最后没有被破坏呢?队长就讲了,海昏侯是山东长大的,最后死在了江西,用的是齐鲁葬制。盗墓贼不知道,还是用的当地葬制去盗的墓,只差两米就要挖到主墓室了,他们还以为墓里什么都没有,最后才保住了这个遗址,我们才能进行研究。
这不挺有意思的吗?在大历史之外,也会有一些意外和枝桠,最终导向不同的结果。
因为待的时间长,我跟故宫里的工作人员都挺熟悉的,只要有空,都会聊上两句。有一次闲聊,里头师傅就跟我说:“这皇帝宝座可不是原件,原件在沈阳呢。”
这一说我才知道,后来去找资料,把这块知识补起来了。你说,要人不告诉你,你上哪知道去?你都不带怀疑的。所以可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在故宫工作的人,他们都是扫地僧一般的存在。
不过,知道了点知识,看古装剧的时候就不太开心了,电视剧里头讲的一些东西真不对。
比如让孝庄皇后自称“我孝庄如何如何”,按理儿说,这名字她活着是见不到的。《甄嬛传》里头拍太和殿上有一个匾额,其实甄嬛宫斗那会儿,还没有那个匾呢,是后来乾隆挂上去的。再比如,满人确实会杀猪祭祀,但当时用的猪应该是黑皮肤的,绝对没有白皮肤的猪。
《甄嬛传》剧照
诸如此类,说多了,我媳妇儿就不爱跟我一块儿看古装剧了。
其实我能理解,艺术创作跟历史还是不一样,就像做导游讲的东西,也要兼顾趣味和故事性,不然我们坐下来上课不就好了吗?
“看人下菜碟”
讲故宫,一个导游心里有一万种讲法。这也要求我们学得杂一点。
导游这行,就是要“看人下菜碟”,这不是贬义啊。我需要通过观察客人的眼睛、动作、神态,知道他这时候爱不爱听、有没有听懂。如果他很专注,我就可以往深了讲,如果他眼神迷离了,就赶紧换个话题。
不只是研学团和成人团的讲法不一样,给每一个团做讲解都是会有差异。
在珍宝馆内讲解
比方说,有一种小包团,通常是一家人独立包一个团。这时候导游需要问清楚,这里面有没有老人?老人是多大年纪?小孩又是多大?如果家长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孩子,那就把讲解更偏重孩子一些。
你看到我在故宫里都是倒着走的,一个是我对这太熟了,摔不了,更重要的是我需要看到客人们的眼神,了解大家的需求。
很多孩子年纪小,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请一个职业为导游的人来给他们讲解东西,如果你这么小就糊弄孩子,等他长大了,就会想,“原来导游是个糊弄人的职业啊,我当时遇到的导游就不怎么样。”
也许他还会觉得,世界上的人都在糊弄着工作呢!
我希望跟我接触过的孩子们,会觉得导游是一个好的职业,这是我的意义所在。
再一个,人家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如果你表现得爱答不理,自顾自讲别人不爱听的东西,他们也会很快疲惫起来。其实每到春秋换季,我过敏就很厉害,不工作的时候只想躺在家里,但一进故宫、进入工作状态,立马什么都好了,像一种条件反射,可稀奇了。
教书育人,我在故宫里头育人,而没有在教室里面育人,但付出的也并不少。所以我对这个职业充满着信心,咱用心地好好干。
这两年,我主要是负责带研学团。对于研学团来说,旅游本身也是学习的一种。这几年“研学”概念被炒热了,什么价格的都有。有些来研学的孩子年纪太小,才5、6岁便出来研学,也能看出家长们的焦虑。
故宫内的研学团
我现在带的研学团,通常情况大人加上小孩不超过25个人,真正收取费用的孩子一般不超过12个,大多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最近这一场,团里只有两个爸爸。
很多导游不爱带亲子研学团,因为所有的家长就是监管员,他负责监督说“我花的这份钱到底值不值”。现在有一些研学团禁止家长跟随,那都叫“耍流氓”。
今年暑假,故宫里很多研学团是没有家长跟随的,孩子们全程都捧着手机,一直到研学结束,这钱不就跟扔水里一样?今年北京研学市场负面新闻不少,客人差评也多,因为许多连导游证都没有的导游也出来带团了。这其实很不利于家长和导游之间的信任关系,我建议除非家长实在没辙,买不到门票,不然还是尽量来陪伴孩子。
研学团大多是妈妈带着孩子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老年团中。
子女花钱给父母约了故宫最好的导游来进行深度游讲解,但长辈也许没有那么多知识储备来匹配。儿女花了钱,老人都节省,只能一路跟着走,结果一路听不懂。回去孩子问:“今天听得怎么样啊?”老人一撇嘴:“一点意思都没有,啥也没听懂。”真是挺可惜的。
骑着共享单车去故宫
为什么我会在故宫做导游呢?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回过头发现走上这条路也是机缘巧合。
当年我还在北师大读大四。上铺一哥们儿说起女朋友考导游证没考过。我说:“导游证这么不好考吗?”他说:“不然你去考下试试。”
试试就试试,我把教材拿回来——《北京导游基础》,看了几天,这书还挺有意思的,没想到后来一考还真考过了。当时考试让我讲解的景点就是故宫。
入行之后,我并没有马上做故宫讲解。当时是2001年,还没有深度游这个东西,我带的通常是三四天的标准团或者一天的会议团(指利用召开会议的机会,组织团体旅游活动),故宫只是其中的景点之一。
那时候这行还处在野蛮生长的阶段,赚钱是真赚钱。虽然一年下来没休息过几天,但三年下来我就挣了二十几万,自己在北京城区买了房。
后来旅游业便乱了起来,导游带团都是拉着游客去购物,负面新闻越来越多,我们这些正经导游的生存状况就越来越差。我当时已经考了高级导游证,但因为不愿意带人购物,干得很不顺利,就靠着带会议团挣钱。可想而知,这种团数量并不多。
一直到2016年,故宫博物院发了一篇文章,为了使导游对故宫的讲解趋于规范,要对北京的中高级导游举行一次专业培训,让大家有据可讲、不胡编乱造。
因为当时的故宫更像是一个载体,如果一个购物商店要卖玉,导游就会在故宫门口给游客讲玉,然后说在XX商场可以买到皇帝的玉。这不是瞎胡闹吗?所以故宫当时是希望借由这次培训,把讲解做得正规一些。
故宫门口|图源视觉中国
为了这次培训,故宫配备了很强的师资力量,请来博物院里研究了十几年的老师,把故宫的文物、建筑、书画、玉器等细节掰开揉碎了告诉我们。他们会拍下故宫的某个角落,让我们认是什么地方。整整讲了7天,还发了一本很厚的教材。
那本书现在看已经有些浅显,故宫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我们当时简直如获至宝。我做导游已经很多年了,却还是第一次知道故宫里有那么多神奇的东西。其实我们希望每个景点都能给我们做一次这样的培训,但只有故宫这么做了。
我从小对知识是有一种迷恋的,看到知识量丰富的人就觉得羡慕。以前跟我一块租房的朋友也是导游,他讲起景点头头是道,我很想成为这样的人。而故宫,它是中国所有古代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一定程度上是我们文化的根。这些年,我越了解它,就越喜欢它。
咱们找工作常说最好“钱多事少离家近”。我这份工作现在虽然无法大富大贵,养家糊口足够了。它离家也近。原来我住在二环边上,扫一辆共享单车就能到故宫,下了班还能去接送孩子。工资日结,还能顾家,人总得有所求,这就是我所求的。
这一行我可以干到老了
工作不可能完全没缺点,你看我晒得多黑就知道了。
因为故宫门票一次有效,如果我们一天讲两场,中午是不能出去的,就没法好好吃饭,所以很多导游的胃都有问题。每天背着给孩子们的手册,在里头徒步,微信步数一下就上去了,夏天太阳晒着更不用说。
今年十一那几天,我面儿上看着淡定,每天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因为像珍宝馆,赶上“大部队”来了,进都进不去,有时候进去人太多,孩子们根本看不到前面是什么,心里真是愧疚。所以我一路跟客人们说,你们一定要准时,休息时间缩短也是为了大家能在人少的情况下进入珍宝馆。大多数都能理解,也会有少数不太情愿,但等他们看完出来见到外面人山人海排队的,就懂了。
导游毕竟是服务行业,得把大家服务好。有时候讲到中段,不是我的客人也会围过来一起听,推搡两下大家都有了脾气。早些时候,你说几句,其他客人还会说:“怎么不能站这儿了,故宫是你家的吗?”他说的还真没问题,这种时候只能尽量让客人们靠我近一点,保证大家的效果,其他人愿意听就听吧。
比较让我遗憾的是,故宫开放的区域越来越少了。之前大殿里还会有一些冷光源,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让大家能够看到殿中全貌,现在这些也取消了,往里看黑黢黢的,多少会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郦导的朋友圈
22年里,唯一一次真的让我升起“不想干了”的念头,还是因为今年暑假抢不到故宫门票。在40度的高温和汹涌的人潮里讲解不是问题,问题是抢了好几个小时,抢票页面都刷新不出来。
我以前的微信昵称是“故宫里的石头”,因为每次站到故宫门口,觉得这个地方太伟大了,成为里面犄角旮旯的一块石头也愿意。抢不到票之后,我把名字改成了“故宫门外的石头”。人都进不去,还能有什么办法?
有时候几个同事坐一起发发牢骚,说:“这活儿是真干不下去。”也就是抱怨几句,回头想想,还是舍不得的。
跳出导游的身份,我也很爱在故宫里头呆着。
如果是春天和秋天,我喜欢坐在文华门的海棠树底下。海棠花盛开的时候,一簇簇挤在枝头,游客们会在那里拍照。等花谢了,文华门就变得安静许多,但花开的样子你都记得,你知道它们还会再开,坐在那下面感觉特别美好。
如果是带团中途休息,我会自己在箭亭附近坐一会儿,那地方通风好,夏天很凉快。
现在快到冬天了,我建议大家坐在箭亭对面的红墙底下。阳光晒过来,把手往袖子里一揣,真的能睡着,旁边的老猫一趴一卧,就不想动了。
我想过,等孩子再大一点,我可能会减少带团的频率,但也不会完全离开。这辈子就干这一行,我挺幸福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故宫没有变,但它有足够的深度来包容时代和人的变化。
封面出自《我叫黄国盛》剧照,其余图片无特殊标注外由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