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社会面管控放开初期,据相关报道,12月1日至20日,累计感染率超过50%的省市有两个:北京和四川。
四川和北京的各级医疗机构一样,较早直面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的冲击波。尤其是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在西南地区的危急重症诊疗中心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医疗救治任务之重、医务人员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收治到华西医院的大多是高龄重症患者,最高峰的时候急诊量是平日的两、三倍。据健康报报道,华西医院从2022年12月中旬起,面临患者人数剧增、医疗资源紧张、医务人员工作负荷高的局面。
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医院及时调配组建综合病房,打破科室界限,为的是实现新冠感染患者「应收尽收」。2022年12月22日,骨科关节病房最早建成综合病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4名医疗组长、1名住院总医师、2名护理组长,与骨科护理人员、全院调配的一线医生一道,接管新冠感染患者。
据介绍,截至2023年1月6日,华西医院已协调组建综合病房超过50个,调配4700多张床位用于新冠患者救治。
「从护理层面来讲,这段时间总体而言面临着人力资源的紧张,尤其是重症和呼吸等专业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最凸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蒋艳告诉健康界。
华西医院有4000多名护理人员,其中,重症的护士有700多名,呼吸科护士只有100多名。
摆在蒋艳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让这800多名重症和呼吸专业护理人员,带着全院4000多名护士,完成繁重且充满变化的救治任务,保障临床照护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把重症和呼吸专业护士
「用在刀刃上」
华西医院护理部早期就注意到,疫情下冲在一线的部分护士出现了心理应激反应。蒋艳分析,原因之一,是一些平时重症患者收治较少的科室,忽然收治那么多重症的患者,给一些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
「举个例子,甲状腺外科平日里很少有患者需要插管或者抢救,但是如今突然收治几十个带呼吸机的患者,虽然说我们尽最大可能做了人力的调整,但是护士们心理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她说。
然而,短时间内大量的患者涌入急诊,医院面临着快速疏解急诊拥堵、收治患者入院的紧急状态,容不得片刻耽搁。蒋艳向健康界介绍,有时候下午接到指令将某个病房改成综合病房,各部门就得马上进行人力调配、工作开展,当天晚上病房收满——华西医院在急诊最高峰也实现了24小时内收治入院,急诊科没有出现滞留、拥堵。
早期在普通病房收治重症患者的过程中,重症和呼吸的护士很难全覆盖到每个病房。如何利用最紧缺的呼吸和重症专业护理人员,最大程度地保障救治效果,以及给全院护理人员专业助力?
在应对这场从未遇到过的挑战中,华西医院护理部较早期探索出了「1+2+4+x」的模式,在巨大压力下做到了忙而不乱,把最短缺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保证救治的有序性。
「1」是「护理住院总」。
「2」是护理部采取的联合护理管理模式。蒋艳举例icu护理工作总结,比如某个外科病房改成了综合病房,原来护理团队和护士长都留在这个病房,因为他们熟悉病房的情况。此外,护理部增派一名有呼吸或者重症经历的护士长,和原病房护士长一同做联合护士长,对病房收治呼吸和重症患者进行协同管理。
「4」是指护理组长层面,在病房原有的有4个护理组长基础上,每个科室增加4名有呼吸、重症经验的组长。8名护理组长中,有一半具有呼吸或重症经历,他们一同带着组建的护理团队,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x」指全院的机动护士。
应对人手不足
增设机动人员
成立人力资源调动组
人手不够也是一个棘手问题。蒋艳表示,然而这个问题是动态的,主要原因是科室的工作量难以预测,随时可能出现收治高峰,使得工作量超出原有人手承担限度。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从12月21日开始,护理部安排了8名护士作为机动人员,交由当天的值班护士长进行调配。
「这8名护士是我们各个科室的护理骨干,是到哪个科室都能够顶上去的。」蒋艳对健康界说,值班护士长每天都要去巡查病房,评估病房护理工作量,保证各个科室在最需要人的关键时候,力量能够迅速得到增加。
此外,为了根据每个病房收治患者的情况,精准评估人手需求并合理及时地调动人员,护理部还成立了一个人力资源调动小组。他们实时根据每个病房所有收治患者的数量,病情危重程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人手调整。
首设「护理住院总」
如此的人员配置,蒋艳还是不放心。因为她知道,一个病房通常需要收治几十名患者,特别是其中有一、二十名带呼吸机的患者,护理任务很重。呼吸和重症的专业力量越强,越能保障救治的成功率。尤其是一些特殊情况的应对,需要最精锐的骨干力量。
于是,从12月21日开始,华西医院护理部开始设立「护理住院总」。蒋艳告诉健康界icu护理工作总结,「护理住院总」的设立,是华西医院在特殊时期的创新性举措。「护理住院总」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人。
这个团队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值班护士长,他们同样是有ICU或者呼吸重症专业经历,不过后来被派到别的科室担任护士长。再加上来自ICU的护理组长,以及APN(高级实践护士)。
他们的任务重点,在于增强呼吸科和ICU以外病房专业力量,重点保障带呼吸机患者,包括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患者突发情况的应对。「因为这类患者的病情最重,是影响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每天的上午、下午、前夜、后夜,「护理住院总」要对全院带机患者进行巡查,重点查看患者的机械通气管理、体位管理、俯卧位训练等,「因为这些可能是普通病房的护士知识和能力较为欠缺的地方」。如此,保障所有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
「护理住院总」24小时有人值班,如果某些病房遇到需要抢救、需要插管,或者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打电话报告给值班护士长,护理住院总会快速赶到现场进行协助。
「这样就给我们夜班的护士,尤其没有经历过重病人救治的护士,吃了一颗定心丸。」蒋艳对健康界表示,有专业人士帮助和指导,可以给护士减轻不少的心理压力。
让每台呼吸机的使用「无缝连接」
还有一项工作难点,是急救设备的协调,比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蒋艳介绍,护理部成立了1个物资管理小组,团队有10个人组成,全是手术室的护士,不占用病房护士的资源。
有的科室平时很少使用呼吸机,不熟悉呼吸机耗材,加之临时增购的呼吸机中有一些新的呼吸机品牌,需要专用的配套耗材。物资小组统一规范全院呼吸机耗材定点定位放置,制作图文并茂的提示卡,方便临床护士快速识别。
从本次疫情开始,华西医院全院急救物资一盘棋,有创呼吸机由呼吸治疗师团队统筹协调,心电监护、注射泵和无创呼吸机由护理团队统筹管理。
为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率,护理部联合设备物资部对全院呼吸支持设备建立条码入库,保证「一机一码」,并通过条码精准定位,动态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让每台呼吸机的使用「无缝连接」,最大化使用有限的呼吸机资源。
除此之外,还有心理关爱组,质量安全组,帮助病房进行质量把控……
蒋艳向健康界介绍,每天早上8时,各个小组负责人,以及头一天的值班护士长,需要到护理部进行交班,他们把头一天所有科室的患者收治情况、人力资源的情况、物资的情况、护士们的心理状态等,跟护理部进行汇报。
有预见性地做管理icu护理工作总结,做到忙而不乱
蒋艳介绍,如今华西医院急诊量已经过了最高峰的1300人次,处于800人次左右且缓缓往下的高位平台期。
但是重症患者依然比较多,随着抢救设备的不断补充,全院目前无创加有创呼吸机超过600台,加上100台左右的高流量吸氧机,基本上都是在满负荷运转。
即便压力一直很大,但是华西医院护理部做到了忙而不乱。蒋艳说,如今到改造的综合病房里,看到救治的患者虽然很重,但是病房里面静悄悄的,大家都是有条不紊地做事情,而不是热火朝天、一片忙乱的迹象。
蒋艳坦言,最开始急诊量急剧上涨的时候,也有过一两天的慌乱,但是基于华西医院在应急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4R4S模式,流程很快理清,无序很快变成有序。
她介绍,所谓4R,是指公共卫生事件的4个阶段,「一开始会有一些征兆期,逐渐到一个快速增长期,之后会有一个持续期,再往后是减缓期」。
4S是就是指应急管理的四个层面。第一个是人力调配,第二是物资调配,「三年前是医用防护物资,如今是抢救设备」,第三个是管理系统层面,也就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最后是流程方面,如何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和调整。
「在我的脑海里面,管理永远就是4R4S。」蒋艳表示,所以每一次应对突发事件,都能够做到比较有预见性。
如今,急诊量虽然呈缓和倾向,但是蒋艳仍在为随着春节临近而可能出现的基层感染增加,从而出现新一波重症高峰做着准备。通过流程的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让能休息的护理人员进行轮换、休息,保存实力去应对接下来一个阶段的「战斗」。
她格外关心护士们的心理状态,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她看在眼里。她每天会到病房里去看一看,尤其是新改造的综合病房,或者重病患者较多的病房,给大家一些肯定的反馈。
她知道,华西的护士们和广大医务人员一样,顶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在应对这一场艰难的挑战。「有时候大半夜的,护士长看到我来,抱着我就哭。」
「我时常会告诉他们,用我们的专业做好患者照护,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轻症转向重症和危重症,竭尽所能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因为有大家的工作,才能够让所有来华西医院救治的病人,救治成功率较高。」蒋艳对健康界说,她们虽然很辛苦,但是这样的坚持和付出是非常有价值的。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新生家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