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指导舞者,分析讲解经典,电视荧屏上的黄豆豆既努力将经典拉下神坛,又试图让大众舞蹈走向深广。黄豆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舞蹈人生亦在此中延展。
●中国艺术报:大家都很关心您近几年的工作和创作重点是什么?
◎黄豆豆:最近几年一方面是推出了一些新作品,另一方面把一部分重心放在舞蹈的普及和推广上。原来大家觉得舞蹈就是多演出,把舞蹈推向观众。后来发现其实不是这样,舞蹈艺术在欣赏上有一个特点——入门相对比较难,因为舞蹈艺术超越了语言和文字。我始终觉得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艺术是一定要让观众走进剧场空间去欣赏。但是我们怎样吸引现在的观众,在如此繁忙的生活节奏里,走进剧院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一场舞蹈演出,这其实很难。所以我们一开始是做高雅艺术进校园,后来发现单独的演还不行,就尝试着做一些演后谈或者和大学生的互动。这也是我刚刚开始做编舞时做的,因为那时也吃不准自己编的舞蹈是否能被观众接受,所以从十几年前就和演员们一起,每年一两次,到上海的各所大学里,把新的作品演给大学生和老师们看,然后大家在现场交流,回来再继续修改。
经过一段时间后,慢慢地觉得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能够很好地把舞蹈推向观众,同时又能聆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所以我后来慢慢开始就作一些讲座。大概从两年多前到现在,在上海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赏舞》系列里做了40多集,介绍了不同的舞蹈剧目和不同国家、不同舞种的舞蹈家们,热爱艺术的观众比较喜欢看。但过程中也很辛苦,因为每个人每个剧目要查很多资料,要写很多预案舞蹈作品欣赏怎么写,我的头发也写白了不少。但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通过这样的节目让观众了解舞蹈欣赏的入门,提升对舞蹈的兴趣,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走进剧场来看现场舞蹈表演。所以我想舞蹈艺术有一种魅力,如果能在剧场空间里欣赏舞蹈,一定会被那份魅力打动。但是我们前面这个工作要做好。前几年我们一直关注的是舞蹈在舞台上该怎么演,其实舞蹈既要在舞台上演好,也要吸引更多人来关注。
在《今晚我们赏舞》节目中,黄豆豆把国外经典舞蹈作品介绍给观众(黄豆豆提供)
●中国艺术报:4月15日央视新一期《欢乐中国人》中,您讲述了平均63岁的老人群体矢志追求芭蕾梦的感人故事。近年来,您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大卫视的综艺尤其是舞蹈类节目中,先后担任《舞出我人生》《奇舞飞扬》《舞林大会》《中国好舞蹈》等节目的评委与导师,是推动舞蹈大众化的初衷使然?
◎黄豆豆:对,确实是这样,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能让大家越来越关注舞蹈、关心舞蹈,最终是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剧院来欣赏舞蹈。你刚才讲的那期节目,我自己做的时候也特别感动,因为60多岁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从是零基础开始学芭蕾,我们都知道有多难,而且现场表演看得出他们是在背后吃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
在《欢乐中国人》节目中,黄豆豆讲述感人故事(黄豆豆提供)
任何对舞蹈有帮助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两年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每个人有一个自主课题,我的课题是从《今晚我们赏舞》这个系列里挑出比较精彩的内容,做成一个合集,另外加上我最近几年写了一些自己舞蹈方面的随笔,会整理成一个DVD加书的形式,进行公益发送。我10年前写了第一本随笔《豆志飞舞》,从自己有记忆开始写到了30岁。但突然就40岁了,30岁到40岁是怎么过的?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人生的体会?确实需要整理。
让孩子们以游戏的方式
体会舞蹈的快乐
“豆豆老师,我小孩很喜欢跳舞,刚过5周岁,舞蹈老师让做跪下腰动作,有的老师又说不可以,跪下腰动作5周岁孩子可以学吗?”这是黄豆豆微博上诸多与他互动中的一条,黄豆豆在下面详细解答了这位妈妈的困惑。执著起舞的黄豆豆,心中一直装着舞蹈教育。
●中国艺术报:您一直都很关注少儿舞蹈教育,今天学舞蹈的孩子越来越多,您曾表达过,一定要把专业舞蹈演员的训练与校园舞蹈教育分开,具体而言呢?
◎黄豆豆:首先,现在政府和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对中小学校园舞蹈的普及,这非常好。但现在也有一些急需要提高和调整的地方,比如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够有一些相对快乐地接触舞蹈的机会。因为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腰下去了或腿踢上去了就是会跳舞了,其实这些更多的是舞蹈的技术层面,校园的舞蹈更多应该是带给孩子们一种团队精神,一种用肢体运动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我们绝对不能把专业舞蹈学校的教材直接移植到普通校园里去,如何能让孩子们在兴趣培养的过程里,慢慢通过很快乐的、做游戏一样的方式去体会到舞蹈的快乐,这对中小学的舞蹈非常重要。
所以我想,舞蹈教育应该推出更多能够适应于普通中小学校园舞蹈的体验课程。比如在小学阶段更多是以兴趣培养为主,到了中学阶段更多是一种审美引导,到大学阶段更多是鼓励孩子们创意表达。这样三个不同层次,让他们能够在过程中体会到舞蹈的快乐、团队精神,在非常阳光的环境中体会真正用艺术的心态去看待和表达自我。
2015年,黄豆豆获得“中国好教育——2015舞蹈教育(中小学)年度人物”(黄豆豆提供)
●中国艺术报:我了解到,2015年您获得了“中国好教育——2015舞蹈教育(中小学)年度人物”。2018年与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合作,担任《宝贝爱中华》民族歌舞系列演出的艺术总监。在此过程中,您会在哪些方面着力?
◎黄豆豆:其实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原来我们一直说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个校园指的基本上是大学,但后来越来越发现,其实越早普及对孩子来讲越好,但要调整方式。如果说对大学生可以通过演出和讲座形式的话,那么对小学生用什么办法进行潜移默化的舞蹈和艺术熏陶最好呢?我们后来发现,游戏的方式更好。所以你讲的《宝贝爱中华》系列,是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共同创意推出的。我们觉得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每个季度推出一个民族的歌舞专场,第一个季度是蒙古族的歌舞专场,第二个季度将推出朝鲜族的歌舞专场。
惊喜不是黄豆豆带给世界的
而是中国文化
谭盾在《豆志飞舞》序中曾写道:“去年,我刚写完歌剧《秦始皇》,就想到了豆豆,因为我永远忘不了他跳的《秦俑魂》……现在回想起来,真像第一次和豆豆在‘地狱冰激凌的但丁桌上’聊的那样――把地底下的财富搬到天上去!豆豆的舞蹈做到了,而且做得真漂亮。”
●中国艺术报:您的诸多佳作,尤其是《中国功夫》《秦俑魂》等早期作品,似乎大多在力与美中展现英雄气象、家国情怀,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近几年的《竹韵》《君子风》《庄周梦》《墨戏》等作品,似乎又有种雅化的趋势?
◎黄豆豆:我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些事,但是你这样一说,倒让我思考起自己这几年来在舞蹈上的一种发展脉络。首先我从小内心有一个英雄梦或者军人梦。我1977年出生,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几乎每个男孩子都想成为解放军。所以我特别喜欢演战士,从红军、游击队、八路军、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到现在穿迷彩服的军人,包括军医,我都演过。同时,我又喜欢中国功夫,所以我很多的舞蹈里会有一些武术的影子。同时因为我舅舅是地方戏的武生演员,我表哥又是武术运动员,这样的家庭结构潜移默化中让我的舞蹈跟中国的武术、武戏会有一些联系。
黄豆豆小时候就喜欢中国功夫(选自《豆志飞舞》)
黄豆豆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庄周梦》(黄豆豆提供)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黄豆豆表演舞蹈《中国功夫》(黄豆豆提供)
●中国艺术报:在您的诸多作品中,中国书法、甲骨文、兵马俑、围棋、鼓、琴、编钟、禅宗、少林、京剧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到舞蹈中,为什么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黄豆豆:可能说起来会比较曲折。在我12岁离开老家之前,生活的大环境是相对比较传统的。舅舅演戏,爸爸妈妈喜欢中国舞,大哥练武术,而且我们家有一个阶段借住在舅舅剧团的职工宿舍里,整个院子生旦净丑、吹拉弹唱、服化道效,什么都有,所以对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微妙的感觉。
黄豆豆的父母都是文艺爱好者(选自《豆志飞舞》)
父母是黄豆豆舞蹈生涯的最强支持祖忠人摄
●中国艺术报:每天给你灌输,耳濡目染,以致融到您的生命里。
黄豆豆:对。然后我到上海舞蹈学校学了六年,专门学中国的民族舞。之后再到北京舞蹈学院学民族舞剧表演专业。实际上20岁之后有一两年时间有一点点微妙的思想转变,想尝试跳现代舞,但是后来慢慢地又发现好像自己内心还是更喜欢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在2005年,因为拿到ACC(亚洲文化协会)的奖学金到纽约去进修,之后又有机会在大都会歌剧院做了两部歌剧,在整个过程中慢慢尝试站在与以往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舞蹈。由此,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要请一个中国人来为歌剧编舞。
2005年,在美进修期间应邀给外国舞者上中国舞课(黄豆豆提供)
●中国艺术报:为什么?
◎黄豆豆:因为他们希望从中国来的黄豆豆能在他们的作品里,把中国的舞蹈元素融入在其中。如果第一部歌剧《秦始皇》是一个完全中国的故事,那么第二部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完全是一个法语歌剧,但是导演看了《秦始皇》以后,说一定要叫中国的黄豆豆来做编舞。而我就把中国的舞蹈、戏曲加上芭蕾、华尔兹等元素舞蹈作品欣赏怎么写,全部融合在《霍夫曼的故事》里。这个歌剧连我们主创团队自己也没有想到,首演是2009年和2010年的新年档,结果到现在差不多每年演出季还会上演。中国舞蹈的元素的运用永远会给观众带来惊喜,这个惊喜不是黄豆豆带给他们的,其实是中国的文化。所以那个瞬间我特别明白,也从此非常坚定,我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传统中国舞蹈的研究和学习上,在这些过程中让自己更加稳住、安静下来,推出更多植根在传统中国文化的、发自内心的舞蹈剧目。
2006、2007年两度受邀担任舞蹈编导及独舞舞者的纽约大都会歌剧(《秦始皇》)剧照(黄豆豆提供)
在纽约,为大都会歌剧院歌剧(《秦始皇》)编舞(黄豆豆提供)
2009年末,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霍夫曼的故事》)首演海报前留念(黄豆豆提供)
担任’(《霍夫曼的故事》)编舞时,研究舞台设计图是每天排练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黄豆豆提供)
●中国艺术报:应该是得益于赴美进修期间吸收了异域文化与艺术的某些精华,让您能将中国传统舞蹈融入西方编舞理论。
◎黄豆豆:对,那时想让自己归零然后从头开始学习,然后再参与到很多国际创作中去。所以尽管那几年过的挺不容易,但确实是一个能让自己真正静下心去思考、去沉淀的一个过程。经历了那两三年才明白中国舞好在哪里,暂时跳出原来的环境,在不同的角度再去回头看中国舞蹈,才明白什么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国艺术报:他山之石可攻玉。那时您即便只能买站票也要疯狂看戏,之后又与张艺谋、谭盾以及多明戈等大家合作,从不同艺术门类及优秀创作者那里您吸收到了什么?
◎黄豆豆:其实与不同门类的艺术家或参与不同类型的创作、跨界合作,我觉得要做到两点。坚持自我,这个很重要,既要坚持自我同时又要多元吸收,这个很难,如果你加入一个新创作,完全把自己忘掉,那就不是你。这是一种微妙的把握,需要经验和历练。我现在的年龄还很难进行一种系统的深刻总结,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处在学习摸索的过程中,或者50岁以后可以跟大家细细分享一下。
让中国文化
像种子播撒到世界
民族文化就像是在血液里,并不是非常硬性地要去把它表达出来,而是当你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国文化,你体内的基因是中国基因,你真正发自内心的表达一定是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报:从2002年接受美国TIME的专访,同年成为美国杂志的封面人物,及后来不断被多国邀约创作,频现国际舞台,您的舞蹈之所以为世界所接受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完成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黄豆豆:其实一切都是自然的,没有刻意特别强调,我觉得民族文化就像是在我自己的血液里,并不是非常硬性地要去把它表达出来,而是当你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国文化,你体内的基因是中国基因,你真正发自内心的表达一定是中国文化的。
2002年,黄豆豆成为美国舞蹈杂志的封面人物(黄豆豆提供)
●中国艺术报:我们了解到,《秦俑魂》在您赴瑞士洛桑演出作为压台表演倾倒观众,那是中国传统舞蹈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芭蕾大赛的闭幕典礼上。
◎黄豆豆:洛桑的演出很早了,应该是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去演出了,那个时候自己很小,也没有在意太多,心里想的就是把舞蹈跳好。当时碰上一个斜的台,那时我们都不知道欧洲的舞台是斜的,后来就问了好多人有没有什么诀窍,人家说其实国外有的教室专门设计的地板就是斜的,这样孩子们演出就能够适应这样一个坡度。所以我那时就想,我们回到国内学校,如果有条件的话也要延伸,比如把一个教室的地板造得就像国外一样稍稍斜一点,每个班的孩子每个礼拜有那么一两次在这样坡度的地板上练舞,可能对我们国家以后派出去参加国际比赛或表演的选手来讲会大有帮助。
黄豆豆表演舞蹈《秦俑魂》祖忠人摄
●中国艺术报:当下文化“走出去”的尝试越来越多,您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成功实践者,能否给些建议?
◎黄豆豆:实际上“走出去”,我觉得应该多加强一些合作的演出。比如《秦俑魂》有段时间尝试每到一地演出,群舞都是邀请当地的舞者出演。一场演出有它的时效性,演完之后我们离开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演出的意义和作用留在那里,就像播撒一棵种子留在那里,这样不管在哪个国家演出,中国的舞蹈由中国人领舞,但所有的群舞,不管哪个国家、哪种肤色的人都扮成中国的兵马俑一起共舞,这本身就很有意义,既跟当地舞蹈界有一种交流和友谊,也把中国的舞蹈教给他们,他们以后再去教他们的学生,更好地把友谊建立起来,把中国的舞蹈传播开来。
真诚地生活
对生活的领悟就会更加有温度
黄豆豆曾撰文记录他在一次长途飞机上历经的一个费里尼式的超现实梦境,梦中遇到幼儿园编号#215的自己向弥留之际的自己发问——你最想听到谁对你说话?惊醒后的黄豆豆给出答案——“我希望听到家人对我说:‘你是一个合格的男人’。”
●中国艺术报:您的“恋家”已经出了名。尤其近年来,您多次表达现在是将“全家人的幸福指数放第一位,之后才是自己的艺术。”并把有个温馨家庭看作自己的最大成就。您也曾说:“一个男人最大的成功,是事业与家庭中找到一个平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
◎黄豆豆:主要还是因为个人经历,可能我是一个传统观念比较深的人。而且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决定我自己对家的那种内心的盼望。因为父母是双职工,小时候没有人带我,3岁半、4岁不到舞蹈作品欣赏怎么写,就被送去长托幼儿园,一个礼拜回家一次,小学还没读完就离开老家去上海学舞蹈,在上海学完再到北京学,学完以后参加工作。也就是读幼儿园时是30个孩子的集体生活,然后中专、大学都是住学生宿舍,再回到上海参加工作还是住集体宿舍,所以我内心对家的憧憬和渴望特别强烈。好不容易结了婚,就特别在意能有家庭温暖的感觉,很珍惜。
黄豆豆一家四口(黄豆豆提供)
每天快乐的事情可以有很多,比如好好练功,好好完成作品创作,但可能最快乐的就是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一家人坐下来吃一顿饭,你能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温暖。
黄豆豆与一双儿女(黄豆豆提供)
●中国艺术报:最为难得的是,我了解到您看重家庭不是简单在艺术与家庭比重上的倾斜,而是看到了艺术的本原,即从最初崇尚一个舞者就应该忘记和抛弃一切把全部精力投入舞蹈,到认为作为艺术创作者,最重要的是在生活点滴中感悟精彩。您的转变值得深思。
◎黄豆豆:我觉得家庭生活的温暖和温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在无形中给文艺工作者更强的一种工作动力和对艺术的一种感悟力。可能因为我爱人也是做文艺的,所以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很多时候就有一种彼此的默契。尽管我们在不同的艺术领域,我做舞蹈,她做戏剧,但我们觉得艺术本身就源自于生活,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非常真诚地去对待生活,并且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会感恩生活,那我们对生活的领悟将会更加有温度。所以我觉得其实从事艺术工作,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技艺,另外一方面也要真正的融入生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到开启自己艺术激情的初衷。
黄豆豆和女儿
●中国艺术报:我知道您的名字“豆豆”,寄托着因爱跳舞像一颗蹦来蹦去的黄豆因此有“黄豆”外号的爸爸的厚重期望,也是爸爸百般努力将您引入舞蹈世界的。如今天您自己的豆芽的出生让您有了“国民爸爸”的美誉,随着豆角的出生,爸爸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了。您在孩子教育中会注重什么?
◎黄豆豆:“国民爸爸”,这是网上说的,我觉得是一种祝福吧。其实我自己觉得做爸爸压力很大,尤其像我,因为平时创作排练,演出很多时候都在晚上,而且每年有很多工作要在外地完成,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限。对于为人父母来讲,一方面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另外一方面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好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还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真正去体会生活、懂得去感受和感谢生活很重要。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在一个积极、健康、阳光的状态下去成为他们自己希望成为的自己。
黄豆豆接受中国艺术报记者采访祖忠人摄
●中国艺术报:如今步入不惑之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您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黄豆豆:对我而言在舞蹈上,更多是认识到自己的一种距离,这个距离就好比学舞蹈,好像推开一扇扇门一样,原先总觉得只要推开这扇门好像对舞蹈的认知就更深刻了。可当我们真的静下心去学习舞蹈、思考舞蹈时,当我们推开一扇门,看到的则是后面更多的大门!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舞蹈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舞蹈的世界是如此深奥,值得我们用一生,甚至这一生根本都学不完。
黄豆豆表演舞蹈《剑舞》(黄豆豆提供)
舞者的舞台生涯是有限度的,但舞蹈的学习没有时间限度。舞者的一生并不是简单的,好像舞台是舞者的一生,其实,舞台只是一个舞者舞蹈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舞者在舞台之后还有很多的角色要去扮演。所以我觉得一生太短,但这一生我愿意在舞蹈上好好的学习和摸索。
(本文视频中黄豆豆参加“送欢乐下基层”走进扬州邗江慰问演出时表演的舞蹈《闪闪的红星》片断由裴斐和聂继承提供)